阿~我好懷疑有誰會把這篇看完的說:)
今天,我開始讀第八章﹍造型。
呼應前面的幾章,他說:在藝術的領域裡,直覺需要整理、凝聚為一種形式。
我同意這句話,但是也同時的產生了疑問,在直覺凝聚成形式的同時,是否抹煞了直覺的原意那就要看所謂的形式指的是什麼了。

克羅齊認為:無法表現的所謂「直覺」,實際上根本就不是直覺。他認為所有感受都有他的特殊軌跡,而找不出軌跡的感受(也就是無法表現的感受)是無法走向深入的,因此也不可能是深刻的。他認為在產生過程中已經賦形的直覺才叫直覺,他的這番想法恐怕使得藝術變成是純粹為直覺所作的備忘或者可以說是物化了的翻譯。例如我今天看到一個景,我直覺的把這個景描繪下來,我所做的寫生,是否就是所謂對這場景的備忘呢?我並不同意這樣絕對的說法,我認為不只是如此,並非只是對這場景單純的備忘而已,裡面包含了當時的氣氛,溼度、溫度、光線、、、等等,許多成份形成了這個場景對我造成的一種感受,這些成份可能是可愛的陽光、溫和的海水、規律的自然聲響、、、種種,具象的物質形成了我抽象的感受,如上述的場景就給了我一種清新、美妙、輕鬆、祥和的感覺;於是,怎麼把這樣的感覺經由繪畫語言表達出來,怎麼把這樣的直覺凝聚成一種形式表現出來才是重點。換句話說,單純的把眼前所看到的景象用直覺描繪下來還是不夠的,如何用心的感受到景象(一種直覺)並且用準確的形式表現出來才不會成為模仿大自然的備忘而已,但是,我認為有的時候或許畫家或者一般人是有直覺的,但卻不一定有能力可以將其付諸形象,這也就呼應了克羅齊所說得「而找不出軌跡的感受(也就是無法表現的感受)是無法走向深入的,因此也不可能是深刻的」,所以所有的畫家應該特別注意以免成為一個紀錄者而已,而所有對自身審美素養有所要求的藝術愛好者,則應該隨時磨利自己的眼睛,遇到好作品時,才不會單純的以為「只是把看到的畫下來而已!」

我想在直覺凝聚成形式的同時,是否抹煞了直覺的原意看的不是所指的形式為何,而是藝術家在把直覺賦形時,是否忠於內心的直覺或者說他表現形式的能力是否到達一個高度,與其本身直覺能與將直覺賦形的能力並駕齊驅;這才是此一問題應該要擔心的。(概念與上文末段相同)

而第二段關於克羅齊的觀點,我理解的是,一般人認為只有直覺得具體表現還不足以形容表現形式,或者我們也可以說小看了表現形式,換句話說,克羅齊比較偏向了藝術家對客觀事物的直覺而非將其具體化的能力。這也就牽涉到我最前面提出的疑問:是否忠於內心的直覺或者說他表現形式的能力是否到達一個高度,與其本身直覺能與將直覺賦形的能力並駕齊驅;這才是此一問題應該要擔心的。他對直覺的關注反而使得他忽略了將直覺具體化的能力,他忽視了此一能力的重要性並且認為此一能力的本質是毫無意義的,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色彩、線條、韻律和語詞都是創造過程本身的一部分,非工具而已。

在此,作者對於卡希爾施予克羅齊的批評下了一個公正的判斷,他認為克羅齊不完全認為形式表現只是一種技術而已,但卡西爾的批評正好補足了克羅齊的不足。接下來就要談何謂藝術形式了。

藝術形式一直都是主客觀融合的;主觀是藝術家對人類經驗、人生哲理所做出的組構,而客觀正好補足主觀經驗在廣泛感應力方面的不足,於是這為心靈的體現和傳達,構成了「第二自然」。(也就是說藝術家以直覺表達的客觀形象,並不是完全客觀的模仿,裡面摻雜了主觀的感情,卻可讓觀者信以為真,創造了第二個自然,當然觀者本身並不會認為他看到的是創造出來得第二自然,因為,一切都那麼自然不是嗎?)我們也可以說因客觀自然所產生的直覺為淺層直覺,而因主觀心理所產生的直覺為深層的直覺;總的來說,藝術形式就是一種直覺形式。

唉~我才看了一小段,就花了這麼一大段來理解,真是昏了阿我,不過真的釐清了我一些觀念,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太急於下筆了,過於急躁容易落入單純模仿大自然的陷阱裡頭,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少年pi的奇幻旅程」裡面有一句話,正好做了這樣的反證,在許多人反覆問主角說:「你怎麼知道?」「你怎麼知道?」主角很妙的回答道「太平洋是一片很遼闊的海洋,來往船隻都行色匆匆。我走的比較慢,看的比較多。」(ps主角是一個船難倖存者,他在救生艇上漂流了共兩百二十七天)我在幫他加一句吧,所以深刻!!可別小看這個道理,雖然其實簡單,但有人花了大半輩子,還只是停留在模仿階段而已,說得容易做的難阿~用心!用心!多麼難阿~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急著求功效而已,你的用心還得讓人深刻的感受到才行,我看我大概要把這段話寫下來放在書桌前每天瞻仰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洪丹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